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的条件、标志及对策

作者:刘献君,陈敏,张俊超 时间:2020-10-31 点击数:

中国院校研究经过初步形成、规范发展,现在开始走向成熟。经过20年的努力,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对开展院校研究有了较高的认同感,对院校研究的探索形成了基本共识,广泛开展了院校研究实践,初步建立了院校研究平台,院校研究机构探索和人才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是,在对院校研究的认识、院校研究人员的培养、院校研究机构、合作交流平台以及办学自主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院校研究走向成熟,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拓展平台,优化环境。

1.对院校研究形成了较高的认同感

院校研究开始之初,遇到了“什么是院校研究”、“为什么要开展院校研究”的质疑,很多人不了解、不认同院校研究。现在,院校研究得到普遍认同。周远清先生说:“高等教育研究主要是高教理论研究和院校研究”。潘懋元先生说:“大学高教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院校研究”。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校长亲自指导院校研究。多数高教研究人员开始参与院校研究。部分行政人员主动参加院校研究会议,运用院校研究理论、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这是因为,进入21世纪后,院校研究显现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院校研究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化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从经验决策到循证决策,高校决策需要科学的决策咨询;社会问责制度开始形成,需要高校应对。院校研究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高教法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信息技术、大数据的发展为院校研究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学科培养了一批高等教育研究人员。

2.对中国院校研究的探索形成了基本共识

中国院校研究是在学习美国院校研究基础上起步的。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院校研究的国家,多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通过购买美国院校研究书籍、邀请美国院校研究人员来我国指导、到美国大学实地考察院校研究实践等多种方式,系统了解学习美国院校研究经验,使我们能尽快站在世界院校研究的前沿。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美国院校研究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美国高等教育的产物。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过程、内容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同,因此,需要探讨院校研究的中国化。这种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院校研究的内涵。开展院校研究,首先要理解院校研究。通过广泛的探讨,我们逐步对中国院校研究形成了基本共识。例如,将院校研究界定为,院校研究是通过对本校管理问题开展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以提高本校管理水平的一种研究。将院校研究概括为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咨询研究、应用研究。将院校研究的特征概括为,系统收集数据,科学分析数据,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将院校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院校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和报告;院校年度报告的撰写与研究;院校日常管理中的专题研究;院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研究;院校战略管理研究。

3.广泛开展院校研究实践

参与院校规划制定,推进高校战略发展。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始终是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2006年在西安举办了“高校领导与战略”国际学术研究会,总结了高校制定战略规划面临的5个突出问题,提出要从战略规划走向战略管理,将战略规划、实施、评估紧密结合。这次会议推动我国高校战略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2019年11月,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启动之时,举办“院校发展战略规划编制”高级研修班。此次研修班对新时代高校如何找准定位与制定战略目标、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为编制战略规划提供依据、如何系统推进规划编制、实施、评估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对“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起了指导作用。每年年会设置高校发展战略分论坛。期间,形成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即战略管理是推进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战略思想是确定战略目标、重点的基本依据;战略规划制定需要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共同决策;资源匹配是高校战略规划有效实施的关键;战略评估本质上是一种传导机制,等等。

以项目形式开展研究,为高校决策提供支持。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设立若干项目,组织院校研究人员、行政人员、教师开展研究,为学校决策提供支持,这是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例如,北京大学创立“北大研究”,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鼓励全校师生开展与北大改革、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相互合作开展研究,解决了院校研究的组织问题,加强了学术研究与管理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北大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决策依据。

4.初步建立了院校研究交流平台

建立院校研究学会。成立专业学术团队是推动院校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2007年5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08年7月,院校研究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学会在推进中国院校研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定期举办院校研究学术研讨会。从200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大型院校研究学术研讨会:双年为国际学术研究会,主要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管理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单年举办全国性学术研究会,重点探讨中国院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参会人数由50多人发展到600多人,研讨会效果受到普遍好评。同时,根据需要,适时举办小型研究会,专题研讨院校研究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建立中国院校研究案例库。从2009年开始,通过出版中国院校研究案例集的方式,建立院校研究案例库。至今共出版7集,每集一个主题,如“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学校制度建设”、“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国高校的院系治理”等。案例集的出版,一方面作为案例库,为院校研究人员开展案例研究提供了范例和有关参考资料;另一方面,在共同编写的过程中,起到了互相学习、交流的作用。

建立院校研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现在,院校研究主要在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开展,通过建立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进院校研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主要有,举办世界院校研究会会长峰会、联合举办研究论坛、相互参加院校研究年会和进行院校研究互访、建立中美院校研究合作交流中心等。通过这些合作交流机制,联合培养博士生,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探讨院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深化院校研究的国际化。

5.院校研究机构探索和院校研究人员培养取得初步成效

开展院校研究,需要相应的机构。2014-2015年,组织课题组对全国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一次系统调查,《光明日报》整版刊登了调查报告。调查发现,全国878所本科高校中,设有高教研究机构的有514所,占59%,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4578人。只有少数高校独立设置了院校研究机构;多数高校分设发展规划处和高教研究机构;部分高校仅设立了发展规划处;127所高校将发展规划处和高教研究机构合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调查表明,院校研究机构正处于探索、形成的过程之中。采用多种方式,培训院校研究人员。主要方式有,举办院校研究在职人员培训班;推动建立教育学专业学位;在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中开设院校研究方向;编写院校研究教材;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一支专兼结合、老中青结合的院校研究队伍正在成长、形成。

综上所述,经过20年努力,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的条件已经具备。

二、中国院校研究成熟的标志

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院校研究的成熟意味着,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出发,创造中国院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中国院校研究的制度和组织,在解决中国高校管理问题、推进高校发展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其标志主要体现在,系统的院校研究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完整的院校研究专业人员培训体系;院校研究机构的普遍设置和院校研究的全面展开;健全的院校研究交流协作网络和平台;良好的院校研究环境和氛围。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高校主要领导对院校研究必要性的认识有待深化

院校研究主要是为高校决策提供咨询、支持。决策者有强烈的需求是开展院校研究的前提。现在,我国高校部分领导已认识到院校研究的必要性,开始重视院校研究,但仍有不少高校领导认识不足,不重视院校研究。究其原因,从院校研究的开始和推动来看,美国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面临大量新的问题,高校主要领导者认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需要研究、创新和决策支持后,才开始推动院校研究的。日本则是政府推动院校研究。日本文部省在分析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后发现,日本高等教育有落后的趋势。因而将是否建立院校研究机构和开展院校研究作为高校拨款的重要依据之一,从而迅速推动了日本高校院校研究的开展。我国院校研究的开展则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审时度势提出来的,重要动机之一是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的转型,促进高教研究为高教管理实践服务。这种由研究者提出,自下而上推进的院校研究,虽然付出了很大努力,但仍没有得到部分高校主要决策者的认同。

从高校主要决策者情况来看,不重视院校研究大体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高校虽然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但并不充分,很多情况下仍是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因而通过学习教育理论进行创造性决策的意识淡薄,更没有开展院校研究的要求。二是领导者不熟悉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一个体系,由若干系统组成,起智慧作用的院校研究只是决策体系的一个系统。在整个决策体系中,主要决策者只有提出决策的目标、内容,智囊系统才有可能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决策咨询。调查发现,一部分高校领导埋怨、指责高教研究者脱离实际,不为学校发展服务。这其中当然有研究者的问题,但高校领导不能提出明确的决策目标、内容和决策咨询的要求是首要原因。

2.院校研究人员培养体系尚不健全

院校研究的质量取决于院校研究人员的水平。院校研究的复杂性、特殊性对院校研究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院校研究人员要有人文关怀、奉献精神、数据素养;具有价值判断、理性思维和研究实践问题的能力;掌握多学科知识、高校的背景知识等

首先,目前院校研究人员的水平不能满足院校研究的需要。我国院校研究人员的组成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研究生,二是高校行政人员。具有高等教育学学位的博士、硕士熟悉高等教育理论且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量化研究水平不高,不熟悉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与院校研究密切相关的研究方法,不了解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缺乏相关背景知识。高校行政人员有比较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但缺乏系统的科学训练,科学研究能力不足。

3.院校研究机构的无序状态还未从根本上改变

开展院校研究需要相应的机构。除极少数高校建立了院校研究机构以外,多数高校的院校研究分散在高教研究所、发展规划处等机构中,仍处于无序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有:

我国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高教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建立伊始,主要是研究本校的教学问题,后来建立学科、培养研究生,进入21世纪后,它们才开始重视院校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已经成型,将其改变为院校研究机构的难度很大。

我国高校的内部决策体系是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以业务职能部门驱动的决策体系。业务职能部门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密切联系具有参与决策支持的先天优势。因此,高校领导更多依赖业务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新建立的发展规划处也属于业务职能部门,肩负着行政事务。

院校研究的特殊性影响其机构的发展。与业务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机构不同,院校研究机构要处理机构的行政性与研究的专业化之间的关系。院校研究主要职能是为高校决策提供支持,因而必须进入高校的决策体系和行政体系,并获得相应的组织支持。院校研究通过数据分析、科学研究,才能为高校决策提供专业化服务。这对院校研究机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组织资源的欠缺。任何组织运行和发展都需要资源。院校研究需要的组织资源具有特殊性。从有形资源来看,不仅需要经费、人才、设备,还需要数据。从无形资源来看,更需要信任、授权。现在,院校研究组织资源十分欠缺。

4.专业化的交流协作平台有待提升

开展和推进院校研究需要以专业化的交流协作平台为依托。中国院校研究虽然着力交流协作平台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院校研究走向成熟的要求仍有很大的距离,其主要问题在于:

院校研究实践的探索、交流平台不广泛。2007年建立的中国院校研究学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省级、同类院校的交流平台的建立进展迟缓。省级交流,由于地域、文化相近,易于展开。但经过多年努力,仅建立了四川省、陕西省院校研究学会,其他省的交流平台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同类院校,如理工、农林、文管、医学等,具有类特色,易于探讨相关问题,但其院校研究的交流平台也较少建立。

院校研究的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制度化。院校研究机构在国际交流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制度化;特别在探索交流、人员互访、培训等方面未建立相应的制度,因而难以深化。

三、努力推进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

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要在初步形成和规范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转变观念,建立制度,完善平台,优化环境。

1.转变观念

首先,重视院校研究是衡量高校书记、校长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而院校研究正是为高校决策提供咨询。现代科学决策离不开咨询系统,这是因为高等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决策要符合规律。因而需要决策者和决策咨询者共同学习、研究教育思想,探讨高等教育的理论和规律。

高校具有个性特征,决策需要对自身进行探讨。每一所高校历史传统不同、学科结构不同、所处地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其决策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需要深入探索。

其次,院校研究是应用研究。学术研究大体包括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实践开发研究。院校研究主要是对高校自身的研究、管理研究和咨询研究,属应用研究。作为应用研究的院校研究,以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方法,对高校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即使是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也力求运用科学方法,从明确问题对象、搜集数据资料到分析从中得出的结论、撰写报告,力求在研究程式上规范。这就使院校研究与日常经验性“工作研究”或“校务研究”区别开来。

再次,共同创造。决策是人们对未来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途径所作的决定。决策面向未来,实质上是一种预测,这就决定了高校发展、管理中的决策不能由领导者个人决定,需要依靠群体智慧。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他们能够为学校决策贡献智慧。高校领导一定要确立共同创造的观念,通过院校研究,集中师生智慧,推进学校发展。

2.完善制度

制度是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其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期目标。一个事物只有制度化,才能立起来。制度的完善与否是一个事物成熟的重要标志。院校研究的各项制度有待完善,特别是要重视高校决策制度,院校研究人员培训制度和职业制度。

首先,高校决策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管理者依靠领导者个人的阅历、知识和智慧的经验决策必须转向依靠科学决策。科学决策的本质是以信息为基础的决策。没有科学的决策制度,院校研究不可能开展,高校也难以发展。

其次,院校研究人员培训制度。院校研究能否走向成熟还取决于院校研究者的专业素质和水平。院校研究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工作锻炼三个方面进行,因而要建立三个方面的培训制度,即以课程与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推进正规教育的专业化;以关键人员培训为突破口,提高在职培训的有效性;以研究习惯培养为突破口,提高工作实践的研究性。

再次,院校研究职业制度。任何职业都需要相应的职业制度。作为一种职业,院校研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需要探索建立相应的职业制度。院校研究的职业制度主要包括:(1)就业准入制度。要根据院校研究的工作性质,从学历、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对从事院校研究工作的人员提出要求,建立就业准入制度。(2)考核制度。院校研究人员的考核要与院校研究的效能相联系,不仅要看其提供的数据、报告,还要看成果被采纳的情况,对高校管理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据此综合提出考核指标。(3)晋升制度。院校研究人员的晋升要考虑行政和学术双重属性。在现有高校晋升体系中,有两种晋升制度可以借鉴。一是辅导员的行政级别和职称系列双重晋升;二是研究员制度。关键是实事求是地制定适合院校研究工作的晋升标准。

3.拓展平台

一个人舒展才华、完善自我、事业成功需要平台。一项事业的开展、完成需要平台。院校研究的开展,同样需要平台。院校研究走向成熟需要拓展平台、完善平台,特别是拓展院校机构平台、大数据平台和交流平台。

首先,院校研究机构平台。没有健全的院校研究机构,院校研究难以开展。总体而言,我国院校研究机构还处于分散、无序状态。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我国国情、高校管理现实出发,创建自己的模式。从我国院校研究开展的状况来看,建立大院校研究机构——院校研究协同体,是一种重要的选择。院校研究协同体可由三个部分组成:院校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主要负责收集、分析资料,形成决策咨询意见;院校研究联席会议,由主管领导牵头,院校研究所和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交流情况,探讨问题,形成共识;院校研究协调委员会,由校长牵头,主管领导及院校研究所、相关职能部门参加,提出决策目标,分析主要问题,明确职责分工。院校研究协同体使院校研究机构成为共生价值的大组织、多元协调的大系统、开放共享的大空间,从而成为深度互动的大平台。

其次,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是集数据接入、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查询检索、分析挖掘、应用接口为一体的平台。大数据平台是院校研究走向成熟的基础。

4.优化环境

开展院校研究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形成重视、支持院校研究的文化氛围,否则,中国院校研究难以走向成熟。优化环境要特别重视落实办学自主权,培育数据文化和加强社会问责。

首先,落实办学自主权。办学自主权是开展院校研究的前提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环境。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是政府。政府要认识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校组织特性所决定的。高校以立德树人为办学目的,属学术组织,需要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只有身在其中的领导、师生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政府要相信高校领导和师生,能够运用办学自主权,办好自己的学校。

其次,培育数据文化。院校研究是运用数据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据是院校研究的基础。高校不仅要重视数据,还要培育数据文化。数据文化是以数据为导向的决策文化,其核心在于利用信息作出合理的决策,从而帮助组织获得竞争收益,达到目标。它关注的不是数据,而是有效利用资源作出有利的决策。良好的高校数据文化既是开展院校研究的基础条件、环境,又是高校努力达成的目标。数据文化是院校研究成熟的重要标志。培育数据文化,要重视从数据管理到数据治理,从个体手工到参与者联盟,从“报告文化”到“数据文化”,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人人都成为决策主体。

再次,加强社会问责。任何组织都有可能产生组织惰性,失去进行自我改进的压力,高校亦如此。社会公众对高校办学有知情权、监督权,要形成社会问责制度,要求高校向社会公众报告其运行情况。现在,谁都可以批评高校、评价高校,但高校可以置之不理。有了公共问责制度,高校就必须向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提交学校运行情况的报告及有关统计数据,这样高校自然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不断自我改进就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数据的收集、分析、报告,正是院校研究的重要职责。加强社会问责,为院校研究的成熟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中国院校研究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和初步形成、规范发展相比,走向成熟要求更高,遇到的问题更多,花费的时期更长,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刘献君( 1945-),男,湖南宁乡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文华学院院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

陈敏(1959-),女,江苏丹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校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从事院校研究;

张俊超(1976-),女,湖北新洲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院校研究与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与我们联系,万分感谢!